新闻动态
DYNAMIC
2025年4月18日至20日,南北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何攒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与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将在东莞联袂登场。局广
第十三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现场。南北
九年来,何攒食博会从单一会展到2023年与预博会组成“食博会·预博会”黄金CP,局广再到今年牵手广东农博会,三博会打造“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东西东形成三展“合璧”格局。南北
2023年,首届预博会与第七届食博会一同举办。
食博会阵列在广东不断扩大,与近年来广东农业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火相得益彰。这背后不仅是东莞、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先行地在农业与工业的融合探索中渐成标杆,更是广东作为中国外贸第一促进平台——广交会诞生地对农业会展经济的把握与挖掘。
双循环枢纽:
“展品变商品”高效转化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是连接国内市场与全球供应链的战略节点。正是依靠这样的地理区位,广交会才得以历经61年风雨后,仍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具备世界级的吸引力。
从东莞着眼,这是珠江三角洲的核心,东莞坐拥广深“半小时交通圈”,通过虎门港、东莞港与全球供应链无缝对接,而穗深城际、赣深高铁等交通枢纽更将其推向“湾区会展黄金走廊”的核心节点。这种地理禀赋,让东莞成为农产品“买全球、卖全球”的理想平台。
不仅如此,东莞是台商台胞进入大陆时间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营台企超过3800家。从全球范围看,多年来,东莞与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引进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1.3万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莞投资项目近100个。这为“全球资源+东莞市场”的会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的竣工,以及珠三角冷链物流体系日益完善,广东作为循环枢纽的地位不断上升。东莞则在此基础上持续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食品安全,2024年完成20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农产品“展品变商品”的高效转化也有了更加强大的支撑。
农业产业完备:
超级链条的示范效应
在东莞市好助手食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内,一棵娃娃菜被放入涡流清洗生产线,5分钟不到,生产线就完成了切菜、2遍清洗、沥干、收篮等工序。
东莞市好助手食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邬恒宣向记者介绍,该公司专注于食品原材料切割机械的研发与生产,公司内1/3员工为研发人员,目前有12项专利,以及3项在申专利,该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前不久,2024年中国工业十强城市榜单出炉,东莞以12.3%的增速反超宁波,位列第7名,规模以上工业营收达17691.5亿元。
东莞何以成“三博会”磁场?这与东莞本身工业大市和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密不可分,更依托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强大的原料供应能力。
广东不仅是绝对的经济第一大省,在农业上也十分突出,2024年广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01.2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水产最为突出,2023年,广东水产品总产量924.0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420.28亿元,已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东莞早已形成八大传统产业,而食品饮料则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东莞不断推动传统食品饮料向休闲健康食品产业转型,并且积极引入、培育保健食品饮料和预制菜龙头企业。2023年,东莞食品饮料产值达1201.74亿元,与2020年的909亿元相比增长超30%。
在东莞,不论是从农业耕种的上游,到加工研发的中游,再到消费落地的下游,东莞制造应用场景无处不在,东莞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跻身“支柱产业”之列。
因此,对于依托广东巨大农林牧渔产区的东莞而言,完全具备从田间到餐桌的超级链条,这种示范效应本就是展会的亮点。也因如此,像东莞一样食品工业发达的深圳、广州等广东城市总是能吸引大量农业会展,并且能为会展引流。
市场思维与格局:
“12221”市场体系成合作共识
近年来,越来越多农业展会落地广东,不仅在于其广大的市场和完备产业链条所呈现的示范效应,更在于其超前的市场意识,以及推动省级农业合作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成功经验。
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举办。
从2019年广东为解决徐闻菠萝销售困境而探索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以来,广东以农产品“拓市场”为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引导生产、倒逼生产,不断实现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农民增收致富。
多年来,“12221”内涵不断丰富,探索AI技术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展高州“高智荔”等AI实践;创新提出“父爱如兰”的理念,将兰花打造成为父亲节节礼;结合春节消费提出“年鱼经济”,带动“年鱼、年菜、年花”出圈;紧抓巴黎奥运会热度,推动乐昌黄金柰出海;抓住“短剧+农业”风口,推出三农微短剧《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在去年广州农交会上,河北保定农业部门受市委书记嘱托与推动巴黎奥运会推动乐昌黄金柰出海的韶关农业部门对接,双方在数月内实现互访,达成了农业出口和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众多成果。
像河北保定一样慕名而来的合作者不在少数,近年来,广东在市场建设方面的成效吸引了大量的“伙伴”。先是“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走深走实,与山西、浙江、新疆、西藏等省(区)在共建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再是吉粤合作成果不断,最为突出的是去年农交会上诞生的共享市场体系、共享生产车间、共享储存云仓、共享科研平台“四个共享”省际农业交流合作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天津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加入吉粤合作,构建粤津吉统一大市场,“四个共享”朋友圈扩大。据悉,农业农村部市场司已将“四个共享”写入2025年工作要点,拟将其作为省际交流合作典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因此,将广东农博会带入“食博会·预博会”,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经验的需要,更是借力广东推进省际农业合作和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题中之义。
撰文:胡亦赟
来源:南方农村报